题目1:口语能力是汉语学习者最先发展的能力。
答案:对
题目2:对话是口语交际最基本的形式。
答案:对
题目3:案例18《最佳购物方案》中教师设计的口语课堂活动目的是训练数字的表达。
答案:错
题目4:交际情境是指人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即语境。
答案:对
题目5:案例19呈现了一篇阅读材料的教学步骤。
答案:对
题目6: 在案例21《随文习词》中,教师在讲解生词时采取了直接翻译法。
答案:错
题目7: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体现着文化。
答案:对
题目8:让外国学习者不仅学会说汉语,还能在特定场合正确、得体地说汉语,是交际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答案:对
题目9: 案例26《“吃汤”还是“喝汤”》中教师以“中国小学生的午餐”为导入内容,将文化内容作为语言点的知识背景。
答案:对
题目10: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文化内容产生争议,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答案:对
题目11:案例18《最佳购物方案》中,教师组织了利用信息差的“电话购物”活动,核心目的是(引发互动交际 )?
题目12: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以下哪一项不是真实语料?( 教师编写的阅读材料)
题目13: 根据案例19及其分析,阅读者通过运用不同背景、兴趣、情感和技能等理解阅读材料的阅读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
题目14: 从案例20及其分析中我们了解到,阅读教学中篇章的分析要素不包括(篇章题目 )。
题目15:根据案例21《随文习词》及其分析,关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
题目16: 案例23《我和我的朋友》展示了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交际环节,即(互动 )。
题目17: 案例24《表哥和表妹》中教师讲解中国人的亲属称谓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英汉对比 )
题目18:根据案例24及其分析,以下关于“文化义”的说法错误的是(文化义是在语用义基础上多出来的意思 )。
题目19: 案例25《看电影,学交际》中教师在交际文化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集中研讨法)
题目20: 根据案例27《中国龙》及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文化差异的错误做法是(要求学生接受所讲文化内容 )?
国开电大《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3答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