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09年7月 试卷号:2511《幼儿园课程论》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幼儿园课程论试题
2009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 性的定义: 、 、课程即目标和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 , 较多地釆用 的形式。
3.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 的综合。
4.现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 和
5.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o
6.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 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会( )。
A.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 B.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C.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 D.强调儿童的动手操作 2276
2.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
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 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3.如果课程编制者认为课程内容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他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然会
( )
A.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B.注重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
C.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D.强调教师的事先预设
4. 凯兹等人按活动目的将方案活动中的幼儿活动分为( )o
A.建构活动 B.调査活动
C.日常生活练习活动 D.戏剧扮演活动
5.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家园合作的关系对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
( )
A.大系统 B.中间系统
C.小系统 D.外系统
得分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多元文化课程
2.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3.总结性评价
4.光谱方案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为什么说心理学理论不能作为幼儿园课程唯一的基础?
2.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3.简要分析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不足。
4.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哪些发展趋势?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2.谈谈你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理解。
2278
试卷代号:25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幼儿园课程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7月
一、 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10分)
1. 课程即科目 课程即经验 课程即计划
2.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活动
3.主题
4. 以学科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
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
6.主动学习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 2, D 3. AB 4. ABD 5. B
三、 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 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展和结 果。该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主张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 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
3.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 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4.“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 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 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 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 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四、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答;(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 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
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 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2分)
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 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2分)
③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 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2分)
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岀现很多问题,这样做不仅在理论 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1分)
(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 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1分)
2.答:(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 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3分)
(2) 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 程的目标。(3分)
(3) 表现性目标。表现性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 性化表现。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2分)
3.答:长处: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2分)
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1分) .
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1分)
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分)
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1分)
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1分)
4.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2分)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2分)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2分)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1分)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1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答:(1)H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1分)
(2) 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 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也是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
(3分)
(3) 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①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 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 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两者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 是相互平行的。(3分)
②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 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 “灌输式”的教育。(2分)
③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 以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者“教学气如果将纯游戏和完全结构化的(即完全 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 是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结合的程度。(3分)
④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2分)
2.答:(1)如果从活动的结构性程度对活动性质做出说明,那么可把纯游戏视为是一种无 结构的活动,把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视为是完全结构化的活动。由此,幼儿园课程中 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相应的位置,反映出不同高低的结构化程度,反映 出活动中不同含量的游戏成分和教学成分。(1分)
(2) 低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活动主要由儿童 发起;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强调活动的过程。(4分)
(3) 高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学习的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活 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强调活动的结果。(4分)
(4) 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1分)
(5) -般而言,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 况。(2分)
(6) 尽管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基本状况趋同,但是由于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 各方面原因,其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