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509学前教育学2018年07月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试卷代号:250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
2018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1-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4.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5.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A.单一性
C.发展性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
B.《世界图解》
D.《林哈德与葛笃德》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B.停滞性
D.狭隘性
)。
7.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 )。
A.实践练习的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有规则游戏
8.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9.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 )。
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
10.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2.简述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1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14.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15.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得分评卷人
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6.论述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17.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
得分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8.佩里计划是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组织的实验研究项目。在实验过程中 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两组孩子各方面情况,包括进行智力、语言等方面测试,查看在校学习成绩 和教师评语,与家长谈话,后来还査阅警察局与社会服务部门的档案材料,在掌握与分析材料 的基础上陆续写出一些阶段性实验报告。1984年发表了克莱门特等人题为“变化着的生命” 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详尽地介绍了被试从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对比组,主要体现在智 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13岁起直至19岁时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系统地总结了 佩里计划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孩子在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 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
请你用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19.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 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 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 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试卷代号:250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8年7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I.A 2. A 3. D 4. B 5. C
6.B 7. B 8. A 9. A 10. A
二、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II.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
12.(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3)保教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13.(1) 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14.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5.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 深、教学方法的改变。
三、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6.(1)孕育阶段:代表人物有颜之推、柏位图等,主要特点是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2)萌芽阶段:代表人夸美纽斯、卢梭等,主要特点是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3)初创阶段:代表人物有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等,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4)发展阶段: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17.(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 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联系起来、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改革师资培训工 作、提前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
(2)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8.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 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 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入外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学前教育 与文化水平;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19.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 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与周围 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 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一责备的 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一种充满肯 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 童再接再厉。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 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 基础。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