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3

试题 1:1.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 )
A. 社会科学
B. 工程科学
C. 现代科学
D. 自然科学”
“试题 2:2.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
A. 科学是知识体系
B. 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C. 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D. 科学是探究过程?”
“试题 3:3.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
A. 科学的大众
B.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C. 综合课程
D.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试题 4:4.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A. 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C.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D.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试题 5: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A. 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B. 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C. 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D. 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试题 6:6.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马卡连科”
“试题 7:7.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
A. 清朝末年
B. 解放初期
C. 民国初年
D. 改革开放时期”
“试题 8:8.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陶行知)
A. 张宗麟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陈鹤琴”
“试题 9:9.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A.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B. 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C. 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
D.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试题 10:10. 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美国)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A. 挪威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试题 11:1.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_____已有科学认识_________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
试题 12:2. 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_______社会与自然________(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试题 13:3. 2012年10月我国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____数学认知______。
试题 14:4. 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即将教育内容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___环境_______。
试题 15:5.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分别是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其中______探究或发现东西____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
试题 16:1.科学?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过程的核心在于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在于探究精神,科学知识正是科学探究的具体结果。
试题 17:2.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以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试题 18: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指的是以学前儿童为对象(在我国主要是指3—6岁儿童),在成人教育者的引导、支持和帮助下,采用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科学之特点的方式进行的,旨在培育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
试题 19:1. 简述科学的本质与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过程的核心在于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在于探究精神,科学知识正是科学探究的具体结果。
(1)儿童学习科学的朴素性、主观性即儿童学习科学的朴素性,指的是儿童对于一些科学概念的学习,主要是基于感性经验自发形成的日常的、前科学的知识;
(2)儿童学习科学的经验性、试误性即儿童学习科学的方式是必须通过观察具体的事物、材料,运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亲自操作,反复尝试错误来完成对事物的认识;
(3)儿童学习科学的发展性、建构性即儿童对科学的探究不仅是获取知识本身,也包含获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幼儿积极、主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之中的。
试题 20:2. 简述儿童朴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产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
(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各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比如儿童知道诸如“思想”之类与“课桌”之类在质量上是不可比的;
(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如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
试题 21:3. 简述美国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013年,美国颁布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为K-12年级的科学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充分体现出了美国的科学教育新趋势。
(1)课程内容: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
(2)课程实施:以学习进阶理论展现;
(3)课程评价:以表现期望为评价标准。
(4)融合性。的融合性体现的是科学和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间的融合。
(5)以学科核心概念为中心。
(6)与其他学段的连贯性。
试题 22:4.?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必须从小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开展适应了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终身、可持续的发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儿童具有天然的本能、兴趣或冲动,对学前儿童实施科学教育是满足儿童探究兴趣,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好问之心,使之将科学探究精神保留下去,为其后续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积累科学经验,发展探究能力儿童通过探索周边事物并进而认识世界,这种早期科学经验的获得为学前儿童后续形成有效的科学概念提供了具体而且形象的物质基础。同时在儿童科学教育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提问、猜测、操作等获得科学经验,形成了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的探究能力。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助于学前儿童的全面、终身发展
科学教育不仅带给幼儿科学经验、知识的增长,而且能激发并保护幼儿探究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其他领域教育配合促进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提高幼儿合作交往、动手操作、语言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等等。
试题 23:试结合儿童科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儿童的科学朴素理论。
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对儿童科学学习提供了理论指导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思维以及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既不是先天的成熟,也不是后天的经验,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把学习看成有机体对觉察到的环境的组织与适应。
维果斯基提出首先确认和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发、形成儿童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这种主张与上述理论基础有密切联系,因此结合上述理论基础朴素理论认为儿童科学教育应该:
(1)注重激活儿童原有的观念
在儿童朴素理论视角下的科学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让儿童将与问题情境有关的各种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科学活动中的合法化话语。
(2)充分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因为科学史可以进一步培养儿童的怀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3)帮助儿童明确选择科学理论的标准
为避免过分强调儿童的自主建构、“自主”发展,在科学教育中还必须帮助儿童确立选择科学理论的标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国开期末考试题库国开期末考试题库了解详情
国开电大《品牌管理》形考任务三答案
国开电大《品牌管理》形考任务三答案
3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形考论坛1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形考论坛1答案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2022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5
2022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5
3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