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老年人体质特点。
答案:
(1)偏颇体质居多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退化,表现为皮肤老化,头发脱落、斑白,牙齿脱落,视觉和听觉能力下降,脑细胞数量减少,进而脑功能下降,智力衰退,性功能逐渐减退。由于生理功能衰退,抵御体内外致病因素的能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同时,容易产生失落空虚、寂寞孤独、焦虑多疑、愤怒自私、悲观绝望等情绪变化,最终还可能导致心理失衡。因此,老年体质与其他年龄相比,多为非正常体质,而且随年龄的递增,其正常体质越来越少,偏颇体质越来越多,与年龄基本呈正相关性。
(2)兼夹体质常见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因此,老年人的偏颇体质不像其他年龄段那样单纯,较少有单纯一种体质类型者,常以一种体质为主兼夹其他体质。
2. 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答案:
(1)灸法
灸法,古称“灸焫”,以艾绒为主要材料,故又称艾灸,是一种将艾绒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相应部位的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灸”字从“火”,多用于治疗老弱久病之人,效果持久。又因需持久施治,故又从“久”。
(2)推拿
推拿,指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照各种特定技巧的动作,如推、拿、提、捏、揉等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操作的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效果,被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又称“按跷”、“跷引”、“案杌”。
(3)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4)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祛邪排毒的效果。
药浴
(5)药浴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不同,其中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根据不同个体的体质、季节、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调治。
(6)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7)耳针
耳针疗法又称“耳穴疗法”,是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防治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耳穴点刺(耳针)、耳灸、耳穴压丸、耳穴注射、耳穴放血等。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
3. 平和体质穴位保健。
答案:
(一)选穴
涌泉、足三里。
(二)简便取穴
涌泉: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 1/3 凹陷处。
足三里:膝关节弯曲成直角,膝盖骨下方凹陷处向下四横指,离胫骨前嵴约一拇指宽即是。
(三)功效
涌泉穴是人体保健要穴,具有滋补肝肾、健脑明目的功效。
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是人体养生保健要穴。
(四)操作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min。每天操作1~2次。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平和体质常见表现的是( )。
A. 体态适中
B. 面色红润
C. 精力充沛
D. 不耐寒热
答案:体态适中;面色红润 ;精力充沛
5. 平和体质的饮食宜忌包括( )。
A. 宜粗细粮搭配
B. 宜食油腻辛辣食品
C. 忌过冷过热
D. 忌过饥过饱
答案:宜粗细粮搭配 ;忌过冷过热;忌过饥过饱
6. 下列关于平和体质之人起居调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起居宜规律
B. 劳逸要适度
C. 食后即可睡
D. 穿戴求自然
答案:起居宜规律;劳逸要适度;穿戴求自然
国开电大《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保健》形考作业1答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随机题搜索: 搜不到?去搜单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