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509学前教育学2017年07月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试卷代号:250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
2017年6月
题号 ―-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
A.欧文B.杜威
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
2.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
A.直接性B.迟效性
C.单一性D.短期性
3.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4. 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 )
A-学前期B.青少年期
C.儿童期D.成年期
5. 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 )
A.实践练习的游戏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D.有规则游戏
6.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
A.娱乐性原则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抽象性原则
7.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8.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9-社区教育起源于( )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10.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 )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毎小题6分,共30分)
11-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2.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4.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15.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碍 分 评卷入 三、论述题(毎小题12分,共24分)
16.论述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的负面功能。
17.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
箜 分 评卷’ 四、案例题(毎小题13分,共26分)
18.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 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 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建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 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9.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 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 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 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用幼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原理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17年6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C 2. B 3. B 4. A 5. B
6. C 7. A 8. D 9. B 10. C
二、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1)影响学前儿童心理;(2)影响学前儿童认知能力;(3)影响学前儿童情感;(4)影响学 前儿童行为。
12.学前教育总目标、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短期目标、活动目标。
13.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
14.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5.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 深;教学方法的改变。
三、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6.社会功能:
(1) 政治功能(2分)
(2) 经济功能(2分)
(3) 文化功能(2分)
(4) 家庭功能(2分)
负面功能:
(1) 过度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儿童成长的苦涩(2分)
(2) 功能异化: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2分)
17.(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 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联系起来、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改革师资培训工 作、提前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6分)
(2)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6分)
四、案例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8.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方的重要性。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方,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 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与周围 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 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3分)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一责备的 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种充满肯 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 童再接再厉。(4分)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 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洶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 基础。(4分)
综合评价(2分)
19-(1)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 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5分)
(2)幼小衔接的主要途径: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6分)
综合评价。(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